特斯拉柏林工厂增加两款新颜色的Model Y
特斯拉柏林工厂增加两款新颜色的Model Y
特斯拉柏林工厂增加两款新颜色的Model Y,早在 Model S 的早期,特斯拉曾经为汽车提供多种颜色,但之后简化了可选项,现在只有少数几个颜色可选了。特斯拉柏林工厂增加两款新颜色的Model Y。
特斯拉柏林工厂增加两款新颜色的Model Y1 3月22日,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正式启用,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・马斯克在柏林工厂向30名用户交付了首批柏林工厂制造的全新Model Y车型~
据了解,柏林工厂首批交付的车型为Model Y Performance,车辆的续航里程为514公里(WLTP工况),售价为63990欧元(约合人民币44.9万元),新订单将会从4月份开始交付~
除此之外,关于Model Y 还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,3月23日,据外媒报道,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,将其位于柏林超级工厂的油漆车间提供两种新的车漆颜色!
马斯克表示柏林超级工厂将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油漆车间,同时透露了两个颜色,一种是非常特别的红色,其色系采用的是13层油漆,另一种是液态银配色,采用的是8层油漆,预计未来几个月内这两种配色将会出现在柏林工厂生产的Model Y车型上,红色版本的疑似马斯克私人定制的Model S~
实际上,这两个颜色在此前就有曝光过,早在2021年10月28日就有外媒透露特斯拉新版本的.4.2.1版应用更新了德国柏林 Gigafactory 4超级工厂生产的三种新车漆,
三种颜色分别为Deep Crimson Multicoat(深红色)、Abyss Blue Multicoat(深蓝色)、Mercury Silver Multicoat(汞银色)~
据悉,当时爆料金属银色车漆将有可能会是特斯拉Model Y的默认颜色,而车漆颜色则需要加钱选装!
随后,网上还透露了此前爆料的柏林工厂新红色实拍图,如今马斯克宣布Model Y宣布配有红色和银色两个色系,这也证实此前的爆料,不过砍掉了此前传闻的蓝色色系~
特斯拉作为全球顶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,特斯拉车型的车身颜色确实不算丰富和个性,此次新配色的推出,可提升车辆的新鲜感设计感的同时,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的购车体验~
不过,在向客户交付生产的第一批Model Y 后,马斯克告诉该厂员工,特斯拉正受到众多挑战的阻碍,并面临订单超过生产的“高级”问题,马斯克补充道去年特斯拉面临芯片方面的挑战,今年的也将会继续出现一些短缺,与此同时,马斯克认为明年电池生产可能会面临挑战~
特斯拉柏林工厂增加两款新颜色的Model Y2 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宣布,将通过其位于柏林超级工厂的油漆车间提供两种新的车漆颜色。
早在 Model S 的早期,特斯拉曾经为汽车提供多种颜色,但之后简化了可选项,现在只有少数几个颜色可选了。
马斯克表示,柏林超级工厂将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油漆车间,拥有更多层次的令人惊叹的色彩,这些色彩会随着曲率而微妙地变化,并透露了两个新颜色,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出现在 Model Y 上。
一种非常特别的红色,可能很多人都见过,采用 13 层油漆。
一种液态银配色,采用 8 层油漆。
了解到,这两个颜色之前都有过曝光,深红色的版本疑似为马斯克私人定制的 Model S。
而另一个颜色可能是哑光银,一辆带有工厂牌照的哑光银色 Model Y 在加利福尼亚的库珀蒂诺被发现。
特斯拉柏林工厂增加两款新颜色的Model Y3 昨日,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正式开业,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交车仪式上演了一段即兴“热舞”,同时还宣布, 将通过柏林超级工厂的油漆车间提供两种新的车漆配色。
不再像Model S那样,只有少数几个颜色可选。Model Y将首先采用上先进油漆车间所生产的颜色。 这些色彩会随着曲率而微妙地变化,并且拥有令人惊叹的色彩表现。
马斯克透露, 一种配色是非常特别的红色,采用13层油漆。 据了解,深红色版本疑似马斯克私人订制的Model S的配色。
而另一种是液态银配色 ,采用8层车漆,之前一辆带有工厂牌照的液态银Model Y在加利福尼亚的库珀蒂诺被发现。
有分析认为,随着特斯拉德国工厂的投产,特斯拉全球供应紧张的情况会有所缓解,而且特斯拉将成为大众、奔驰等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,或将迫使德国汽车业加速转型。
另外,据说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座超级工厂正在筹划中,预计等它建成后,国内车主的等车周期会大大缩短。
特斯拉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?特斯拉为什么不值得买
特斯拉值不值得买,这是一个近期甚至以后都需要深度思考问题。为什这么说呢?在国内的电动汽车领域,特斯拉的势头伴随它的疯狂降价而愈发凶猛,几乎已经形成“特斯拉”与“非特斯拉”的局面。
在过去的6月份,特斯拉Model 3以14954的销售量稳居电动汽车的冠军宝座,第二名是销量为4106的比亚迪秦EV。特斯拉仅用Model 3一款车型就完爆了比亚迪所有新能源车型的销量综合,2020年的新花旦非特斯拉不可。以下从“值得”与“不值得”的角度来看看特斯拉的优势和不足。
?特斯拉
为什么值得买
1、BMS技术
虽然电机与电池都是来自于合作商,不过“三电”中的电池管理系统(BMS)也是非常重要。初始设定电池密度大,电机扭矩猛。如果没有BMS这个“大脑”调控,续航就会严重缩水,电池寿命提前衰退,电机也根本发挥不出实际效果。特斯拉采用两阶段法保证电芯的工作平衡状态,系统独立监控每一颗电芯,堆叠的4000多颗小电池进行高压互锁,绝缘高压检测等。此外,对电池的冷却、充电等重要环节都加入独有的技术。
2、智能驾驶
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级别依然没有达到L3的标准,但可以说是目前最顶尖的L2辅助技术。通过Autopilot系统,车辆可以在道路上实现自动转向、加速与制动。搭载8个高清摄像头,10+个高精度雷达传感器等,是识别灵敏度得到更好的提升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还可以通过OTA进行线上升级与修复,当你某天起床出行,发现爱车又多了几个功能。晴朗的一天~
3、品牌知名度
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颜值喜爱,这个无需多言,是其中的一大要素。相信大部分人买特斯拉,第一冲动都是来源于它的品牌效应。品牌就是“逼格”,你要承认,它就是能代表什么。有几个车主知道特斯拉采用什么类型的电机,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芯,里面具体有什么技术吗?但是这个带“T”车标的车型很多人都知道,走在街上回头率他不高吗?选择特斯拉,就是选择一个圈子以及一种生活方式。这个确实可以改善车主们的交际圈,对于生活或者事业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4、地区摇号困难
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成都等热门城市,无需苦苦等待摇号。购买特斯拉新能源汽车,直接就可以上绿牌。省下了几年的漫长摇号岁月,也省下了几万元的拍号费用。对于急需用车但又偏爱燃油车的人群来说,购买特斯拉可能也算是无奈之中的首选吧。特斯拉Modle 3将起步价控制在30万元(新能源政策补贴的划定线)以下,还可以享受到政府的补贴。
5、互联科技体验
特斯拉在智能网联的尝试,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前面,以至于很多后来者的设计理念都有特斯拉的身影。将物理按键取消,全部通过中控屏虚拟按键控制。为了避免驾驶途中分心的危险,车主可以通过语音唤醒助手,进行听歌、打电话、查导航、看天气等。在后来加入越来越多的娱乐应用APP,如QQ音乐、爱奇艺、喜马拉雅、腾讯视频等。
?特斯拉为什么不值得买
1、车机系统问题
早前发生过特斯拉集体宕机事件。青岛车主林小姐真实体验了惊心动魄的一幕。当时驾驶Model 3在高速公路上,中控屏突然显示“动力已降低、无法驾驶、车辆正在关闭”。据林小姐回忆称:“当时赶紧把车辆停靠在路肩应急车道上,接着车辆就不能再启动了。”除此之外,很多车主也反映特斯拉经常出现连不上的情况,运营商与车机系统的适配让人心烦。
2、做工粗糙
特斯拉Modle 3内饰走的是极简风格,没有亮点也就算了。板件还松垮,按动时会嘎嘎作响。内饰的不足,车主可以吞进肚子里,但是外观别人可以看到的。引擎盖处有一道朝天的缝隙,工艺制作的不够精细也就算了,竟然没有任何橡胶条填充。很容易使一些枯枝烂叶掉落进去,造成机舱脏污甚至作响。如果给别人看到30万的车缝隙这么大,还显得很低端很没面子。
3、自燃事件
电动车自燃本身并不会引发持续的发酵,只不过特斯拉接连不断发生自燃起火事件。在2019年的上半年,特斯拉在国内就发生了3起自燃以及1起冒烟事件。国外在5月份也发生了几起起火冒烟事件,分别在旧金山和比利时。国内事件梳理如下:
4、保值率低
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问题,导致整体二手市场的保值率都低。特斯拉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中保值率算是最高的了,不过跟燃油车对比依然显得有些落魄。开了三年的
宝马3系
大概售价为23万元,同样时间的Model S只能卖到38万元,与购买价格相差一半。因此,购买特斯拉的车主可能每年都在割肉。很多人因此转战国产品牌,北汽、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售价不高,亏损起来也没那么肉疼。
5、充电不方便
截止目前,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已覆盖全国140多个城市,主要分布在一线、新一线、二线及新二线城市,共300多个超级充电站。在城市上班,路途不远肯定没什么问题,特斯拉的车主家里基本都有家用充电桩。不过,出远门就要提前安排好路线了。不是车子随人走,而是车子决定路途轨迹。像很多家用的充电插座还不符合要求,回农村等地方不是你带一个便携式充电器就能搞定的。甚至为了解决这种问题,不少人自制符合要求的电缆,这涉及到严重的安全问题,值得吗?车主们总结起来:开心、无奈、纠结甚至痛苦。
特斯拉的脚步仍然在飞速往前迈进,在国内市场也持续向好。值不值得购买,从需求与包容中已经得到答案。不过类似于自燃的严重安全问题,智能车联日常行车体验,都需要车企更长久的跟进改善。能够支撑企业达到远方的彼岸,是脚下厚实的地板,而非虚浮的营销手段。不少人可以充当消费者的角色为企业贡献力量,但不会有心甘情愿被坑蒙拐骗的受害者。